加入收藏 | 返回主站

专题教育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生管理 >> 专题教育 >> 正文

大学生诚信教育势在必行

时间:2010-05-21  来源:运城职业技术学院   点击: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每个人应普遍遵守的行为准则和品德要求。但随着西方文化的涌入、网络时代的到来,当代大学生传统的价值观念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导致了大学生群体诚信缺失现象日益严重,如考试作弊、伪造求职履历、恶意拖欠助学贷款等等。这些现象既污染了我们的校园精神生活,也影响了大学生们在社会当中的形象。有人说大学生诚信问题已经成为和民工问题并驾齐驱的社会焦点问题。看来,大学生诚信教育,已成为一个紧迫问题。

据一些资料显示,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主要有以下表现:1、考试作弊。随着社会就业压力的增大,有些人对考试成绩也越来越关注。一些成绩差的学生为了考试能及格,寄希望于作弊。有些成绩好的学生,为了取得高分,为了得奖学金、评优、入党也进行作弊。还有部分学生看到别人作弊,怕自己吃亏,便随波逐流。2、求职中不讲诚信。为了能找到一份好工作,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不讲诚信、弄虚作假的现象也开始增多。有的学生伪造计算机、英语等级证书及各种评优奖状,为自己安上“三好学生”、“优秀干部”的头衔,在履历中言过其实,编造实践经历。3、在助学贷款中不讲诚信。有些非贫困的学生通过制造虚假证明来申请助学贷款,以满足自己的高消费;还有些学生在毕业后拒绝向银行提供通讯方式和工作单位,拖欠贷款。

 社会上的一些假冒伪劣、坑蒙拐骗等现象时有发生,这些不良现象对大学生诚信意识的建立产生了负面的影响。而且我们大学生正处于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虽然对事情的是非对错有一定的分辨能力,但自我控制和把握的能力较差,尤其是看到社会上不诚信的现象,“老实人”常常吃亏,为了获得眼前的利益,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最终导致了各种不诚信的行为。

 然而改善大学生诚信现状不是能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为了加强大学生诚信的认识,可以在学生中举办不同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如开设诚信教育讲座、制作诚信宣传栏、开展诚信论谈等活动。同时充分利用广播、报纸、校园网、读报栏等,在校园营造一种人人讲诚信、人人学诚信、事事守诚信的校园氛围。同时,采取更加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例如课堂讨论、社会实践、项目研究、口试、半开卷等,此外加大平时成绩所占的比例,使总成绩能反应学生一个学期的学习情况。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记录学生在校期间的各种表现。一方面能够约束大学生的诚信缺失行为,另一方面能够使大学生看到诚信的价值,认识到诚信也是一种生命资源。还要对考试作弊、贷款不还、盗窃欺诈等行为加大惩罚力度,并在同学中,树立正面典型,使诚信光荣、失信可耻的理念在学生思想中生根发芽,并自觉作为自己的行为规范。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学生能主动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诚信承诺班、年级签字活动;邀请专家、学者作诚信与成材主题报告;举办征文、演讲、知识竞赛活动等。

 其实诚信一直存在于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当中,但对诚信的本质的理解的缺乏,以及来自社会上的不良风气的影响,才使得有些人做出了不利于自己形象的行为。只要有好的引导,相信我们大学生一定可以认识诚信的重要性,并落实到日常行为中。

分享到:
发布者:  编辑:
返回顶部